为深入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相关精神,引导中学生在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通过学农活动培养劳动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他们尽快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5月14日,我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生走进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试验站,参加劳动教育课程体验,感受劳动的快乐。
在这里,同学们参观了阳早寒春的故居。阳早,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农业专家。寒春,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曾参与过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这一对美国夫妇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为中国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同学们从他们简陋的故居和生平事迹,看到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历程。
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中收获满满,认识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而且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喜悦,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水磨豆腐的课程体验中,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在移栽菜苗的课程体验中,感受到了竞争与合作的力量;在水稻插秧的课程体验中,发扬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一个个精美的馒头,一排排整齐的秧苗,一块块令人垂涎欲滴的豆腐,无不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无不闪烁着同学们的智慧,无不展现出同学们的个性。这是劳动的收获,更体现出了劳动者的智慧。
一天的劳动课程体验丰富多彩,既有动手制作超越自我的快乐,又有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同学们也写下了内心感想。
这次出行令我获益匪浅,在牛场时,我了解到了牛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挤奶生产的过程。我们大家在进行菜苗移植的过程中,一起去挖土,挑肥料,用工具耙地,浇水,并移栽西瓜苗,由于是团队合作,这些工作很快的就完成了,这充分体现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水稻插秧令我印象深刻,在泥泞的稻田里,我们弯着腰,用心的把每一颗稻苗斜插入稻田里,在我们插稻苗的时候,还有同学为了使我们节省体力,加快工作效率,细心地观察我们插秧苗的进度,在我们手中没有稻苗时,及时地递给我们,让我们不用频繁地起身拿稻苗,我们也充分地认识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体会到每粒粮食来之不易。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我们一组四个人分工明确,两个男生逆时针推磨,我往石磨洞里倒入豆子和水,另外一个女生负责看好盘子并清扫豆浆和豆渣,分工协作后,我们的效率变高,豆子很快就磨完了,并送到旁边的屋子进行下一步加工处理形成豆浆。工作完成后,大家都饥肠辘辘,这时候香喷喷的豆浆和豆腐制作完毕,大家有序的排着队,分享着本次劳动的成果,都格外的开心。通过本次的劳作,让我充分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我们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了我们对农作物的认知,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本次的农业实践活动同学们一致认为不虚此行!
——七(1)班陈佳琪
我们参观了牛场,那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刚进到牛场,一阵阵刺鼻的味道便涌进了我的鼻腔,一瞬间,我竟有些无法忍受。但我知道,这是正常的,动物总是跟人有区别的。我们捏着鼻子往里走,渐渐地,我们好像不那么敏感了。开始进入学习的状态,我们了解了关于奶牛的基本生活习性和成长状况。
从牛场出来的路上,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刚进去时的情景。我们一个个嫌弃不止,但辅导老师却一脸镇定,那一刻,我除了心疼,再感受不到别的情绪。他们好似与自然融在了一起,反观我们,从小在锦衣玉食中成长起来,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都是这一代代人劳动的成果吗?
而后的翻地种苗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团结。刚开始的女生不懂该干什么,班级中便展现了互帮互助的精神,再到最后男生女生一起努力,成功的完成了两块地的玉米种值,这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午餐时,同学们相互分享,一点也不吝啬自己的食物,自己产生的垃圾也自己主动收拾好带走,这才是我们长大了的表现吧,不再让长辈担心,自己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
下午的环节也都精彩连连,我们的班级被分为四个小组,我们分别展示了自己的厨艺与技能,在这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也都获得了一致好评,我们分工协作,争分夺秒,想要尽可能的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为的就是给小组、给班级争光,这可能就是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吧,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着。最后,我们也都取得了成功,学习到了不同种类的技术,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将这些学会的技术,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去,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时间令我们不得不结束这充满感动的一天,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从未改变。
——七(2)班 于佳睿
在这里,我们体验了三个项目,分别是水稻插秧,翻地移栽和蒸馒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稻插秧了。
在插秧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当真正看到了插秧的水田时,我还是害怕了。水田里,全是淤泥,感觉插秧这个活动又脏又累。当我真正进到里面的时候,我感觉我的脚陷入了淤泥里,使我动弹不得。慢慢的,我掌握了一些小技巧,可以在淤泥里行走插秧。我插了一个半排的秧,十分的累。同时,我也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我的脚出来了,鞋却还陷在泥里。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也深感我们现在可以在学校学习,不用在农地里干农活的幸福。
——七(3)班 刘思言
换上蓝色皮质雨靴,踩在稻田里,轻轻地捏起一株稻苗,而后均匀排列在稻田里,耳旁不时传来同学们的欢笑声,站在稻田里的仿佛看见,嫩绿色稻苗长成了金灿灿的稻谷,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饭,正排着队接受我的检阅。
曾经的延安的奶牛首长 ,获得中国绿卡的第一人,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她妻子,一辈子都留在了中国,这个跨域国界的友谊,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忘我奉献的精神,纯粹的革命信仰诠释着两位老人的中国梦。
洗西红柿,切成块,点火,倒油,放作料,放西红柿,盐,一碗西红柿卤做好了,放面粉,倒水,搅拌均匀,切成条状,做水,放面条,开锅。一碗西红柿打卤面就做好了,看着自己亲手做的,真是别有一翻风味。
一天的生活体验着实丰富多彩,既有忘我奉献的精神跨越国界的感动,又体验食物的来之不易,
——七(4)班 朱帅臣
这一天,对于任何一人,皆是浓墨重彩而轻笔勾勒的永远铭刻在心的回忆。那是同受的疲乏,是同流的汗水,是同苦的辛劳,亦是同享的快乐。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而又熟悉,这里的一切,与繁华之境隔绝,与喧嚣之音游离,与滚烫之情分离,温暖,平静。只有亲身实践过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一种别样的享受,别样的快乐,别样的愉悦:那是磨豆浆力竭后亲品的享受:那是下水田汗津津自满的快乐;那是翻地移栽劳苦欣慰的愉悦。最真实的疲乏,最难挨的汗水,最努力的辛劳,却正是这些,成就了我们最纯粹的快乐!
——七(5)班陈姝
本次学农,我的体会感受总结来大致为三点:
第一,我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比如,棉花属于锦葵科,目前大量种植的两种为陆地棉和海岛棉;棉花的生长周期很长,大约要7个月;还有,棉花的天敌是棉铃虫,但转基因后的棉已经不再因棉铃虫而大量减产,等等。这些知识,或许看上去对于生活或学业没有太大用处,但我知道只要我学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就一定会再次想起我本次的收获,相互印证下便会有所收获。
第二,我懂得了棉花的培育方法,原来棉花并不是放下地将种子埋下棉花就会长出来的。我还学会了翻地、撒种,过程十分艰苦,还要去挑粪,但与同学们一起快乐而又充实。我想我们的友谊也一定会更加坚实、深厚。
第三,我明白了农民的辛苦,挖坑是真的累,翻地腰也是真的酸。为什么要发展机械?为的就是让这些辛劳着的人们少些苦,少些累。学农不仅是要让我们知道馒头怎么做,地怎么种。更重要的是——做人不能忘本。农,是根本,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们很少有机会去“累”这么一回,学农要的就是“累”这一次。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感受,也许有疏漏,但已足够让我受益匪浅。
——七(6)班 郜春阳
插秧这一活动,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老师一边讲、一边示范,只见老师一手拿着一大把秧苗,一手插秧,弯一下腰后退一步。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还挺有模有样的。老师说:“这秧苗入泥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了秧苗长不出来,太浅了又会倒伏,插秧时,一排一列都要对齐。”
我插了一排秧,直起身来一瞅,秧苗像山峦一样高低起伏,一整排都朝旁边斜歪了过去,稀稀拉拉的、再看看老师的秧苗,整整齐齐的,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我有些泄气,只好重新做了一遍,终于比较整齐了。过了一会儿,我累得腰酸背痛,热的大汗直流,打心里佩服起来插秧的农民来。
在经历了插秧的活动后,我收获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是这些农民伯伯们不畏艰辛的努力耕种;是农民伯伯们顶着炎热太阳的辛勤劳作;是国家的富强,才使得我们可以在这里好好的上学,吃饱肚子。所以我们更不应该浪费粮食,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为祖国美好的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七(7)班 成云泽
感受手持秧苗移栽、学习棉花知识、西红柿鸡蛋面,体验了小型省力化装备带来的便利与魅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农业棉花生产的认识,了解了水稻生产的关键技术,为增高质量与生产量奠定了基础。参观奶牛场,与奶牛近距离的接触,让心灵很受震撼!奶牛很伟大,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
农业劳作于一体,同学们在学习技能与实操体验的过程中,丰富了实践经历,加深了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对农业劳作的认识;丰富的课外体验,也有利于促进我们课内相关学科的经验与素材的积累。在这里我们接受心灵的洗涤,感受那个年代的时代芳华。
——七(8)班 王子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体验田园劳作 收获劳动快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