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阳光明媚,草木萌发,正是学生体验生活、感悟成长的好时节。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初一年级的同学们走进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实验站,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程体验。此次活动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和勤俭节约的品质。
清晨,阳光洒满农机站的大地,同学们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来到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在指导老师的讲解示范和指导下,同学们分成小组井然有序地开始实践。他们或拿起农具在田间劳作,或亲手制作美食,或体验传统手工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乐趣与挑战。
同学们来到奶牛场喂食奶牛。在手工挤奶体验区,同学们亲自动手,感受了传统挤奶的技巧和乐趣。他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学习如何正确地为奶牛进行按摩、挤奶,并了解了奶牛的生活习惯和饲养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能,更对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劳动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在菜苗移栽区和水田插秧体验区,同学们更是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他们换好鞋子,踩进泥泞的水田,亲手将一株株翠绿的稻苗插入泥土中。虽然劳动过程中充满了汗水与泥土的气息,但同学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通过这次体验,同学们对《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有了更深切地体会,也明白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田间劳作,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美食和手工艺品。他们推着几十斤的磨盘制作豆腐,仔细注视温度计制作奶酪,小心搅拌材料制作鲜花饼……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和手工艺品,却凝聚了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虽然初次尝试并不完美,但那份来自劳动的成果却显得尤为珍贵。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劳动教育课程体验让他们受益匪浅。
学生感言
天空正晴,万里无云光撒大地;青春正好,几日无愁面带笑容。在下午太阳最盛之时,我们却干起了移植菜苗的工作。或许老师也知道我们有中暑的风险,便在干活前特意地叮嘱了我们:干累了要回来休息。可是,第一次真真正正的种菜让所有人的兴趣无法按捺,隔三差五便到地里观察观察,只有老师强迫我们回来休息之时,我们每个人便带着不情愿的表情望向老师,好像这样就可多待一会。在稀缺的岁月里有更稀缺的青春,让我们不负韶华,珍惜时间吧。
——焦正中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老师带我们做了彩陶摆件。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我们也都十分兴奋,但很难想象这些手工匠人。一次次地修饰了好多的细节,追求让他们变得更加完美无瑕。一遍遍地制作着相同的形状,让他们满足大家的消费需求。这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时兴起所做的尝试,对他们而言总是一门维持生计的手艺,一门需要传承的记忆,一块消息的陶土在我们的眼中微不足道而且他们眼中是值得传承的文化符号。
——于知寒
这次社会实践,我受益匪浅,虽然经过一天的劳动与探索,而感到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新鲜感,和获得知识并因此得到劳动果实的成就感。
虽然只是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农科站里进行的,但是经过工作人员为我们的细致讲解与我们自己的认真实践。我们了解了许多工艺与食品的制作。
这个农机站里有一个奶牛场。工作人员带我们进到了里面,这里的味道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在这气味浓郁的环境中,我还是了解了许多关于奶牛的知识:荷斯坦奶牛是世界上产奶量最多的奶牛,一头低产量奶牛一天最少产60斤牛乳,一头产量高奶牛最多产120斤。荷斯坦奶牛平均体重在700公斤左右,舌头长度将近25厘米!这些数据都让我瞠目结舌,这加深了我对奶牛的了解。他们个个还都是勤劳的“上班族”,只要不生病,它们每天都会贡献出自己的牛乳,再继续做下一步加工与杀菌消毒,成为人类的营养来源。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阅历,还让我意识到了,每天都要动手实践才能有所得。
——周天翼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此次走进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实验站的劳动教育课程体验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课。它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劳动的美丽与伟大,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也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与困难,用劳动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