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化学是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的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倡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开展项目式学习,重视跨学科实践活动。课标明确学生需要经历实践活动,并新增了“化学与社会发展•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从化学角度初步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2023年11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承办了以“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调控碳循环”为主题的昌平区初三化学区级研究课活动。昌平二中吴卫红老师和我校宋佳利老师分别进行了现场课展示,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王环峰老师主持了本次听评课指导。
第一节现场课由昌平二中吴卫红老师进行授课,课题名称为“调控碳循环—人工调控”,首先吴老师组织学生对课前查阅的降低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进行小组汇报,带领全体学生对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出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方法有人工调控和自然循环,并以杭州亚运会零碳甲醇燃料为切入点,认识人工调控碳循环的重要意义,结合制备甲醇的工业流程设计化学与工程技术结合的跨学科实践任务。通过我国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带领学生认识人工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以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认识驱油封存的实际意义。
第二节现场课由我校宋佳利老师进行呈现,课题名称为“调控碳循环—自然循环”。宋老师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作为课堂的主线,带领学生认识生物圈、水圈和土壤圈中的碳循环,将碳循环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效结合。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展示方案,采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完善设计方案。引导学生探究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找出海洋酸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认识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原理,完善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点评环节,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收获和心得,高淑娟老师表示,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过高问题,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教学,在环境问题及社会实际环境、发展等问题的背景下挖掘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碳循环及调控的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实际问题作为化学知识落实的载体,以学生设计实验为主,讨论后汇报学习成果,落实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学科核心素养,化学与生活跨学科体现的也很好。董银苹老师表示通过设置真实情景,解决问题来达到教学目标,单元目标设定是实际问题,与人类发展有机结合,不是浮于表面,通过学习二氧化碳性质、二氧化碳转化等,达成核心素养目标。在学生活动中,从不同视角不通角度让学生设计碳吸收,任务多样化,不局限于化学学科,还有生物学科,再通过实验验证,还有实际的工业应用,真正是跨学科解决问题。李晓旭老师指出,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了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并未验证过。本课学生在已有的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结合化学试剂BTB,来验证光合作用确实能吸收二氧化碳,与生物融合,光合作用的探究设计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理念,体现了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延续发展。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杭州亚运会零碳甲醇),与生产实际分析相结合,结合甲醇的生产流程,深挖学科内容,设计化学和工程的跨学科活动。
教研员王环峰老师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表示调控碳循环以自然界的碳循环为连接,充分体现出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目标,充分体现了化学、生物、工程相融合的跨学科实践活动,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例如甲醇合成工艺、光合作用、海洋吸收等实际情境问题中进行引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突出了概括关联、分析解释、推论预测、简单设计、综合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发展,通过多样化任务,逐步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重视展示交流、评估质疑、总结反思类活动。
行是知之始,知是始之成,本次活动助力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感谢在备课和磨课过程中,葛继宁老师和王环峰老师给予的指导合帮助,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新课标对于单元整体教学及跨学科内容的论述,促进化学课堂上深度学习的推进!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感悟百年党史,牢记育人使命——北...